今年4月,内蒙古森工集团入选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承担起新的责任——承载绿色希望助力生态示范中国绿色时报6月12日报道(记者孙勇)地处中国版图雄鸡之冠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均居全国之首。她被誉为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基因库。
她是我国最大的森林碳汇基地,是额尔古纳河和嫩江水系的发源地,对维护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等11个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名单的通知》中榜上有名,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按照要求,内蒙古森工集团(林管局)制定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方案》,重点突出创新、示范,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规划实施、制度建设、投入机制、科技支撑等方面的经验,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荣誉是对成绩的肯定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2008年-2013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净增9.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0.89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净增6257.76万立方米。这数据的背后,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数以万计的务林人长期以来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更是林区为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不懈努力。1998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严格执行国家资源管理和管护政策,全面落实木材减产任务,严格三总量控制,严格林地保护,严格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态保护制度框架。在资源管理方面,林区严格执行伐区审批会签制度、凭证采伐制度、凭证运输制度等,加大了林政管理和执法力度,治理整顿各类木材加工点,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偷拉私运、毁林开垦和乱捕滥猎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资源管护方面,林区认真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办法》等规章制度。截至2014年,全林区共安排管护人员21774人,对14497.38万亩林地全部落实了管护责任。在森林防火方面,林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19个林业局全部纳入国家级重点森林防火综合治理区。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防扑火方针,严格落实国家《森林防火条例》,坚持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灭的扑火理念,确保了林区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林区努力提升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能力,及时防控,确保森林生态健康。在特殊生态区域,分别采取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方式进行保护。
目前,林区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8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5个,并积极争取在北部原始林区建立国家公园。责任是对未来的鞭策今年4月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林业职工从砍树人转变为看树人种树人,全力投身于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面对入选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新责任,森工集团(林管局)立下军令状:在6年内打造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森林覆盖率提高0.44个百分点,达到80%,森林蓄积量达到8.6亿立方米,誓言要为祖国青山常在、绿水常流贡献力量。森工集团(林管局)将依法严格执行通过有关部门审批或认可的规划,确保规划实施更规范;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将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分解,落实到专项发展规划中。
明确和落实有关部门的责任,实施规划评估制度,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分析,并按照程序报批、公布。通过科学、严格执行规划,规范示范行为。为进一步完善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体制机制,森工集团(林管局)将确定生态保护责任主体和部门的责任,建立综合管理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各部门之间协商配合机制,切实保证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探索建立协调、高效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制度体系。与此同时,森工集团(林管局)将统筹各渠道投资,拓宽投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
广泛应用前沿科技和理念,将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技术手段应用到具体项目建设中,支撑设计、施工、运营和管护。不断强化基层科技推广的队伍和能力建设,为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科技创新、转变生态保护与建设方式提供智力支持。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也打不尽一首《高高的兴安岭》曾是世界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第一印象。随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迈向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一曲曲务林人坚守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赞歌将重新书写。
本文来源:金沙娱场城官网-www.gyypsc.com